找到相关内容856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太虚之“慈宗”构想与其“人生佛教”谈

    》而朗然玄悟真俗交彻,由此在唯识学上的悟境超越了此前的禅悟O;“理论的风格,为之一变”,是指此后主要依唯识学为义理根本而进行理论论述。此后,太虚学宗唯识是比较明显的,而由学宗唯识而归本玄奘、窥基创立的...

    刘鹿鸣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31265163.html
  • 中国当代佛教文学研究初步评介

    中国佛教文学的核心。   但是这样界定还是有争议的,因为加地哲定最推崇的禅门诗偈,其中固然有诗僧有意识地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写禅诗,但也有许多禅师只是藉着诗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禅悟,他们并非刻意从事文学...

    丁敏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41265202.html
  • 中国佛教文学(1)

    大地山河,一切草木、恶人善人、恶法善法,天堂地狱,尽在空中。”把心作为万物的本体。因此禅悟在关键在于识得本心,本心即佛。黄檗希运在《传心法要》中说:“唯此一心是佛,佛与众生更无别异。”“,若离于心,更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43865227.html
  • 京都学派久松真一的禅观:理解与评论(上)

    点,便是对佛教义理有基本的学养。  在京都哲学与佛教哲学之间,以久松哲学与禅哲学的关系最为紧密。他虽对德国哲学、宗教学、神学涉猎很广很深,但他的学问根基,是建立在禅方面的,这也包括禅悟在内。因此在本文...

    吴汝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75665424.html
  • 唐代的文人与佛教

    不然,他一方面把坐禅解释为:“外于一切境界上念不起为坐,见本性不乱为禅”,另一方面说“一行三昧者,于一切时中行住坐卧常直心是”,谓禅悟不是靠坐出来的,行住坐卧也都是禅。此僧松房兀坐,即非南禅宗趣。又如《...

    龚鹏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100665556.html
  • 论《坛经》的禅学思想与实践

    是惠能向弟子们开示的一种禅宗修行法门,三者是一个整体,而不是互相分开来的。惠能虽然认为“无念为宗,无相为体,无住为本”,三者同等重要,但从禅悟的角度看,他更重视“无念”。这首先是因为顿悟是以世人“念”...

    吴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21565735.html
  • 元代内地畏兀儿僧徒佛事活动辑考

    元代内地畏兀儿僧徒佛事活动辑考  杨富学(北京大学东方学研究院博士后)  提要二兀代是畏兀儿佛教之极盛期,大批佛教僧徒入居内地,活动频繁,影响巨大。其中不少僧侣进入蒙古宫廷,或充任蒙古帝王与西藏喇嘛问的译师,或出任佛教管理机构的官员或担当蒙古皇室的师父,甚至作为皇帝的替身出家,更有不少畏兀儿僧侣皈依了藏传佛教:也有很多僧侣,僻居江南深山荒野,修禅悟道,修习天台学说:大量的畏兀儿佛教徒在元政府中...

    杨富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35965833.html
  • 从对联谈观音信仰(1)

    貌;让清池中映现的皓月,照亮禅悟的心灵。  这副观音联引诗寓即色即空之旨。意境可以互相发明的有清代王棪题浙江省天台县万年寺联:  “身比闲云,月影溪光堪证性;心同流水,松声竹色共忘机。”  自身好比...

    邱素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62965968.html
  • 从对联谈观音信仰(2)

    这是吴镇题天津大悲院联。  禅门中领会“法无所住”,才是禅悟,只要是十方世界庄严佛国,何处不是佛陀的祇园精舍;渡化世人,与佛有缘的人都可渡化,果真每一念众生心识都能清净无染,回返不生不灭的佛性,那么这...。禅寺对联也每多以观自在和禅悟的心境相提。  台湾的观音古寺在翻修扩建时,因不同信众的需求,增祀道教神明,咏叹观音救苦救难之大愿大行的古联,仍在香火缭绕中清晰可见。  观世音菩萨是以慈悲为祂的大行大愿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63065969.html
  • 浅探佛经翻译对文学用语的影响

    “大抵禅道惟在妙悟,诗道亦在妙悟。……惟悟乃为当行,乃为本色。”  禅宗的“顿悟说”对于唐宋诗歌”作思潮影响颇大,形成“以禅喻诗”之风,故用禅悟喻诗文,用佛教语很多。末代严羽《沧浪诗话》在“以禅喻诗”...

    罗文玲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92366136.html